档案资料是学校发展历史的原始记录,是传承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学校创建于1965年,前身是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西南分院,五十一年来,一批又一批理工人,为学校的发展呕心沥血,为学校沉淀了五十一载的理工记忆。
为进一步丰富学校珍贵档案资源,今年6月,档案馆启动档案征集工作,面向全校师生、离退休老同志及家属,海内外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征集与我校密切相关并对学校现实和长远发展具有参考和凭证价值的珍贵档案材料。迄今为止,征集到学校离退休苟文成、李明权两位老先生捐赠的文书、实物、照片档案百余件。
苟文成老先生1965年12月到“652”工程办事处工作,先后在上海化工学院四川分院、四川化工学院、四川轻化工学院物资设备处工作,曾任四川轻化工学院物资设备处副处长,2004年退休。他捐赠有“652”工程筹建与建设情况、工作计划、分院筹建机构过渡性编制方案、教学设备订货合同、基建材料购置运输情况(张江树审批签字原件)等文书档案手抄原件、打印原件;“652”工程第一次选址红线图、平面布置草图、老实验台设计图纸原件;“652”工程最初老照片等80余件。其中基建材料购置运输情况(张江树审批签字原件)、“652”工程第一次选址红线图、平面布置草图等填补了学校相关档案材料空白,十分珍贵。
李明权老先生1965年12月到“652”工程办事处工作,先后在上海化工学院四川分院宣传部、四川化工学院宣传部、四川轻化工学院工会工作,曾任四川轻化工学院工会专职副主席,2007年退休。他捐赠有“652”工作证、上海化工学院四川分院工作证、四川化工学院工作证、四川化工学院党费证、四川轻化工学院工作证、四川轻化工学院校徽以及“652”工程开始建校以来收集的照片复制件等90余件。
陈旧的书稿、褶皱的图纸、泛黄的照片,无疑是最具有校史见证意义和视觉冲击力的珍贵档案资料。“652”工程开始以来,在学校的建校发展历程中,当年意气风发的青年,如今已是进入耄耋之年的老人,当他们看着在黄坡岭拓荒建校的老照片,谈起50多年前建校办学的艰辛经历,他们眼神中迸发出激情澎湃的火花,对学校深深的怀恋之情溢于言表,令人唏嘘不止,令人感慨万千!
在档案征集活动中,感谢与期待越来越多的具有档案意识的学校领导、师生员工、毕业校友的热情参与,有您们的支持和鼓励,有您们的倾情付出,才会使得理工档案这座记忆宫殿日益丰富,日臻完善。
编辑:档案馆